erstwhile@att.net
时间:2023-05-09 04:22:33 | 点击量:5
人脸隐私保护法律条文解释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,人脸识别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。
人们在购物、旅游、上班等各种场合都可能会遇到人脸识别技术。
然而,这种技术的使用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个人隐私保护的担忧。
为了保障人们的个人隐私权利,我国制定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等法律法规。
本文将主要围绕人脸隐私保护法律条文解析,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脸隐私保护方面的法律知识。
一、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法规我国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》于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。
该法规定,个人信息的收集、使用、处理和保护应当遵循合法、正当、必要的原则,尊重个人意愿,保障个人信息安全。
同时,该法对于个人敏感信息的收集及处理做出了明确规定,例如个人的面部识别信息、遗传信息等属于敏感信息,不得采集、使用和泄露。
此外,该法还对于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和监管做出了细致的规定。
二、人脸隐私保护法律条文解析(一)《网络安全法》的规定《网络安全法》是我国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法律法规之一,其中第41条规定:网络运营者应当为收集、使用个人信息的活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,明确内部管理规则和应急处置预案,并将其向社会公布。
同时,应当对收集、使用个人信息的活动进行记录和审计,并保存相关记录不少于两年。
此外,《网络安全法》第42条规定,网络运营者应当为个人信息提供者提供查询、更正、删除及撤回同意的方式,并记录个人信息提供者的请求和处理结果。
(二)《民法典》的规定2021年初,我国民法典也正式实施。
该法针对个人信息权益做出了明确规定,包括对于个人信息的收集、使用、保护和处理等方面进行规范。
其中,《民法典》第111条规定,侵害个人信息权益,应当承担民事责任。
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的,可以请求删除、更正、恢复、公开道歉、赔偿损失等多种方式得到补偿。
(三)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的规定要想更好地保护人脸隐私,还需要关注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相应规定。
该法更加针对性地规范了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,对于收集、使用人脸信息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。
具体来说,个人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提供面部识别信息。
同时,个人信息的使用需要事先获得个人同意,信息处理应当明确合法、正当、必要,不得超出事先约定的范围。
如果需要将个人信息提供给第三方,也需要经过个人同意,并明确约定信息使用的范围、目的等内容。
此外,个人信息的保存需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,通过加密、匿名化等方式对个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。
三、总结本文以人脸隐私保护法律条文为主要研究对象,总结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在人脸隐私保护方面的规定和解释。
可以看出,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不断加强。
对于运营企业而言,应当更加重视个人隐私信息的收集和保护,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,落实公司内部制度,制定应急预案,提高数据安全防护意识,确保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。